日前,从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反馈情况来看,绝大多数省份强力推进落实“五项管理”的规定要求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,即家校协同不到位,各地普遍存在学?!耙煌啡取毕窒?。家长虽然认可“五项管理”的政策初衷,但更担心孩子掉队、输在起跑线上,除学校作业之外,不少家长还要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,结果导致“老师减负、家长增负”现象。
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难理解:学校深入细化落实“五项管理”的责任不到位,一些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,家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,彼此之间相互协同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。同时,家长对“五项管理”的政策内涵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充分,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导致家长只重视眼前的分数和升学。
从我国当下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,家长是否愿意协同学??埂拔逑罟芾怼惫ぷ?,主动权在学校?;谎灾?,学校只有主动作为,加大家校协同的力度,积极扭转自身和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,加强家校联系,增强家校双方协同的意愿,促使双方承担起各自的责任,才能走出“老师减负、家长增负”“校内减负、校外增负”的怪圈,推进“五项管理”和“双减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。
首先,学校要扭转自身和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。第一,学校要学会反躬自省,反思自身在推进“五项管理”工作中,是否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。当前,很多中小学只知道一心抓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,而对家校协同重视程度不够。如果学校在设计、规划、推进“五项管理”工作中,不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,“五项管理”工作将难以得到全面和深入的开展。第二,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。分数、升学不是不重要,但是如果过于重视分数、升学,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。扭转家长的不科学教育观念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,没有捷径可以走。学校只有通过家访、家长会、家长学校、家委会等多种渠道加强家长教育和培训,才能渐进地改变当下家长“唯分数”“唯升学”等功利、短视的教育观念和做法。
其次,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,提升教师、家长推进“五项管理”的意愿和积极性。第一,要加强“五项管理”政策宣传,不断提升教师和家长“五项管理”的知晓率,让其充分认识“五项管理”的内涵和重要意义,清楚其对孩子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,提高家长和教师的重视程度。第二,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。教师是“五项管理”在学校的具体执行者,学校要促使教师成为家校合作的联络员和牵线人,充分激发教师联合家长协同推进“五项管理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。例如,推动教师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“五项管理”的实际需求以及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,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;推动教师将“五项管理”规定要求与自己班级情况、学生特点相结合,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、个性化管理;推动教师加强对“五项管理”的过程研究,及时总结“五项管理”经验,及时进行实践反思,切实提高“五项管理”工作的实效性。第三,要主动创造机会,邀请和鼓励家长参与学?!拔逑罟芾怼毕喙鼗疃?。例如,建立交流平台,让家长分享经验、交流心得,可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相关主题教育活动,开展主题亲子活动,在交流互动中,了解彼此的需求,加深对教育政策和学校具体举措的理解、支持。
最后,家校双方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。一方面,从目前对各地的督导情况来看,学校存在细化落实不到位问题,如学校手机管理不严密、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、学校读物管理欠规范等。只有学校承担起责任,才能清楚地知道家长在“五项管理”中应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才有底气要求家长负责。学校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管理规定要求,做到精准施策、补齐短板,深入推进“五项管理”与教学管理、课堂、校园文化相结合,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,提升“五项管理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另一方面,家长也要承担相应教育职责。当前,有家长把管理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,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。以作业管理为例,不允许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,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,不等于让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的监护责任。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,敦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,实现家校协同育人,是家长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。在这方面,学??梢越行1静忝娴慕逃萄兰鄯绞礁母?,将“五项管理”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、评优评先相结合,引导家长重视并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“五项管理”工作;整理和发放“五项管理任务清单”,让家长参照清单进行管理,认识到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、科学地安排就寝时间、合理地使用手机、有效地进行阅读、适切地进行体育锻炼,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,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责任意识、自主学习、自我管理能力等,都是其应尽的家庭教育本分和责任。
当然,除了家校协同之外,落实“五项管理”工作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协同配合。学校要主动作为,积极与社区、图书馆、科技馆、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合作,例如,学??稍诳魏蠓袷奔涠瘟仙缜橹浴八呓】倒芾怼蔽魈獾幕疃?,使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睡眠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,利用学校周边的俱乐部、体育馆,共同增强学生体质,创造浓厚的氛围,真正让“五项管理”落地见效。
(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)